close
    4月26日和27日是大心桌比賽的日子,地點在台大,因此這兩天有機會搭乘台北的捷運。在某個捷運站裡頭出現一個牌子,但當下卻不能立刻理解此牌子的意義。牌子的右邊是直行的箭號,左邊則是一個圓圈,圓圈裡頭還有一個問號,如下圖所示。
 
  當下第一個在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大富翁遊戲的「機會」,往前走可以遇到未知的人事物,充滿著冒險與期待的感覺。但隨即意會到,我仍是在現實生活中,是在台北的捷運站裡面,而不是在玩大富翁遊戲。雖然已經脫離幻想的世界,但瞧了這牌子老半天,還是不知道這牌子所代表的意義為何?又怎會出現在這裡?
 
  在人的認知裡,此圖整體的意義不難理解:只要照著箭號走就可以到左邊的圖所代表的地方。然而,這左邊的圖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卻不是一時三刻就可理解(至少我是如此)。一個連牌子都不知道是什麼地方(因為問號代表未知、疑惑、不明),當我看到這或許可稱作指示牌的東西時,又怎會知道往前走會到什麼地方?最後,受不了疑惑而問了台北的同學才解開這謎底:服務台。
 
  在思考的過程中,遇到阻礙的關鍵在於,難以解釋把問號放在圓圈裡頭所代表的意義。推測設計此符號的人,應該是思考怎樣的簡易圖形可以表示「往前走即可解開、解釋疑惑」,而疑惑的確可以以問號代替,但是「解開、解釋」呢?在此牌子中唯一可能代表「解開、解釋」的是圍住問號的圓圈,因為此圓圈一時找不到可能的意義。再深入思考,圓圈代表的意義可能是,圓滿、限制、特別標記(加強問號的重要性)等等。既然圓圈可能代表的意義這麼多,一般人一眼看到這牌子時,如何意會到在此情境脈絡下的意義?在此引出另一個重點:當下的情境脈絡。
 
  當人們知覺一項事物時,會受到週遭的情境所影響。牌子懸掛在購票進入月台的旁邊,據此推測可能的疑問有:如何使用自動售票機購票以及如何使用購得的票進入月台。第一個問題通常在自動購票機的設計上就已經解決,當然也有可能無法了解機器的操作方法,而第二個問題只要觀察別人如何進入月台也可解決。雖然以上兩個問題依然有一定機率在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發生,但在大部分情形下,遇到問題時即可詢問周遭的人,並非必要得到服務台處詢問。因此在當時的情境之下,一般人甚少會將牌子的意義與服務台做連結(因為沒有必要性),自然看不出其所要表達的意義。然而有一種情況例外,即除了上述兩個問題以外的可能發生的問題,例如,孩子走失而需要廣播的協助。在此類似的情境(無法藉由觀察別人或詢問路人而得到解決的問題)下,就需要服務台的幫助,此時對於服務台的激發強度變大,相對的就易於將牌子和服務台做連結,也就較容易理解牌子所代表的意義。
 
    經由上述的分析可知,除非在特殊情境之下較容易理解牌子的意義外,在一般的情形下並不容易辨識其意義。為了讓指示牌一目了然,必須加強左邊符號與服務台的聯結,使人當下了解:順著箭號走即可到達服務台。最簡單的方式即以文字示之:



   此次經驗讓我體會到指示牌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不能讓人一目了然,那麼就會失去原本的功能:傳達訊息給予需要的人,並讓需要的人可以馬上得到想要的訊息。因此在符號或文字的設計上,應以人類知覺的方式為基礎,並考量情境因素加以設計並擺放在適當的位置,如此便能達到指示牌真正的目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indowside 的頭像
    windowside

    三菱鏡

    window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